(東博社記者/關秋韻)在兩廣地區(即廣東與廣西地界)的方言中,“老友”形容的是相交多年的好朋友。
18年來,從服務中國—東盟自貿區建設到助力“升級版”自貿區打造,從推動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在東盟國家落地生根到推動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》(RCEP)早日生效實施,中國—東盟博覽會(以下簡稱東博會)見證了中國—東盟關系逐步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,也記錄了一群與之相互成就的東盟友人故事。在歲月中從“相知”到“相守”,他們是東博會最珍貴的“老友”。
一群政治互信的伙伴
“東博會是一場成功的盛會,它為東盟與中國在各領域的合作搭建了堅實的橋梁。未來,陸??盏慕煌▽⒏颖憬?,我相信會有更多泰國投資者愿意到廣西,到中國探索貿易與投資的機會?!碧﹪v華大使阿塔育·習薩目在18屆東博會上表示,第二次親臨東博會,他發現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面孔變多了,展區與特色商品豐富了,從產業到貿易的合作領域拓寬了,政商界高端對話不斷延深,中國—東盟合作的空間愈發廣闊。
然而當透過現象看本質,阿塔育認為有些東西依舊沒有改變——“東盟與中國互相信任的基礎沒有變,東博會堅持培育政治互信沃土的使命沒有變?!?/p>
長期以來,東博會被定位為中國和東盟在政治、外交領域交往的重要舞臺之一。這一特點,也決定了歷屆東博會政治外交規格之高和意義之重。據了解,截至第18屆東博會,先后有100多位中外領導人、3400多位部長級貴賓出席東博會,發出了支持東博會舉辦、促進中國—東盟友好關系持續深入的強音。
身為東博會的“資深老友”,柬埔寨首相洪森到訪廣西南寧已經超過10次,在參加第15屆東博會時,他與中方代表共同在南寧市荔園山莊種下了中柬友誼之樹。自此,每一處新生的枝椏都是兩國高層政治互信的見證,每一顆飽滿的果實成為中柬人民合作共贏的收獲。洪森說:“柬中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,是我出席東博會的重要原因,我們應繼續讓這場盛會在加強中國—東盟經貿合作、促進政治互信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?!?/p>
一群經貿合作的伙伴
佛像壁紙、大象掛件、絆尾幔、草藥香薰……若人們走進南寧市綠地中央廣場側廊角落的這家餐廳,會驚訝地發現,原來在繁雜的市中心還“藏著”一片泰式“世外桃源”。
而把這間泰國廚房“搬到”南寧的人,就是旅居廣西南寧多年的泰國姑娘陳美妮?!皷|博會不斷升級發展,中泰之間的經貿、物流交往也愈發密切,家鄉的茶葉、調料源源不斷地被運送到這里,很多原材料也能在本地采購到。我要繼續借助泰國的美食和服飾,在中泰之間架起一座友誼交流的橋梁?!标惷滥菡f。
談及緣何與南寧結下不解之緣,她笑稱還要從12年前說起。那一年,她以泰國留學生的身份來到廣西進修漢語。因熟通兩國語言,她報名參加了第7屆東博會泰國館的翻譯工作,并由此跨進了中國—東盟經貿合作的大門。在展會上,她留意到許多中國客人對泰國的濃湯醬料、香茅蝦面等泰式美食非常感興趣,于是一個為中國食客們帶來“舌尖上的泰國”之夢就種在了她的心里。此后,每一屆的東博會就成了她的“取經寶地”,在掌握了市場考察、銷售宣傳等經驗后,夢想成功生根發芽,她的餐廳分店也已開到第四家——“東博會常辦常新,未來我還要去探尋新的商機!”
在第18屆東博會柬埔寨展館里,柬埔寨商人倫巴林的16個展位格外顯眼,椰糖、大米、木雕、格羅麻等具有柬埔寨特色的商品整齊排列?;叵?1年前,倫巴林和他的團隊第一次來到南寧時,他們只有2個展位?!敖柚鷸|博會的平臺,我們在南寧創立了公司,并且規模越來越大。加上中柬自貿協定的生效,相信雙方的經貿合作還會更上一層樓?!睋?,倫巴林在南寧的“柬安批發外貿公司”在2021年已經申請到中國—東盟自貿區原產地證書,切實享受零關稅待遇,他們成為中國—東盟自貿區建設的直接受益者。
與線下實體展的熱度不減相呼應,“云上東博會”也熱鬧非凡。在東博會閉展期間,它依然為這群經貿伙伴們持續提供著優質的服務。
廣西憑祥的早晨7點半,馬來西亞恒隆水果公司的總經理劉東貴已經忙碌起來。他一邊忙著安排工廠包裝事宜,一邊迫不及待地瀏覽“云上東博會”平臺的展商和商品信息,盡管合作企業因故到不了憑祥,但通過云上平臺,雙方確定好交易細節后,依然可以直接在平臺下單?!昂笠咔闀r代,中國和東盟加強數字經濟合作,將惠及更多像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?!眲|貴坦言,常年運行的“云上東博會”打造了一個多方聯動的展示平臺,在這個新的營銷熱門趨勢面前,誰也不愿意掉隊。
而這只是眾多東盟客商們從“云端”中獲益的一個縮影。據悉,“云上東博會”上線運營以來,依托“網上直播”、跨境電商交易、VR展品展示、智能觀展助手等新業態模式,已經讓超過32家東盟駐邕企業和機構成功通過“云平臺”進行視頻推廣,2021年全年該平臺的線上成交額已超過11億美元。
隨著RCEP簽署,中國—東盟經貿合作踏入了新時代。第18屆東博會創新優化展覽內容,持續拓展“云平臺”功能,邀請了更多RCEP成員國企業參展參會,策劃舉辦了多場RCEP專題經貿活動。眼下,東博會的“朋友圈”已拓展到了韓國、日本、澳大利亞等國,未來還將擴容到更遠的地方。
一群文化交流的伙伴
國之交在于民相親,民相親在于心相知。中國—東盟關系發展離不開人文交流的紐帶和土壤。東博會亦與時俱進,提速換擋打造升級版國際展會平臺,向更深層次、更寬領域挖掘區域人文內涵,成為雙方政治互信、經貿合作的文化養分和精神基石。
“雖然志愿者工作很辛苦,但我更多的感受是自豪!”廣西民族大學國際商務專業的越南留學生阮泰英表示,在得悉第18屆東博會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,她第一時間就報了名。在現場無論是場館指引、交通疏導,還是秩序維持、陪同翻譯,她都從不缺席。
“每年招募的志愿者中接近一半都為外語志愿者,他們的付出為東博會接待工作的順利進行,與中國—東盟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無法替代的貢獻?!睎|博會秘書處相關負責人說。
和阮泰英一樣,還有很多志愿者是來自廣西大學、廣西師范學院、廣西警察學院等9所駐邕高校的東盟留學生。短短幾年的學習經歷,他們不僅收獲了許多異國好友,也恰好見證了廣西與東盟國家在教育方面的深度合作。
作為東博會的舉辦地,廣西積極發揮與東盟國家人文合作的優勢,通過合作辦學、交流講學、提供獎學金等方式,促進雙向留學。截至2021年6月底,廣西已與東盟各國近200所院校建立合作關系,東盟國家來桂留學生達1.6萬人,約占東盟在中國留學生的1/5。
“大家好,歡迎收聽緬甸國家廣播電臺,現在為您播報第16屆東博會現場概況?!蹦蠈巼H會展中心廣場前的大型轉播車里,主持人瓦瓦溫丁正以流利的緬甸語進行報道。她說,東博會之行讓她對中緬兩國的友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,中國和東盟媒體完全可以借助這個平臺,講好更多合作故事。
除了瓦瓦溫丁,每年在東博會上“敘友誼、聊發展”的老友還有一眾來自柬埔寨、老撾、泰國等東盟國家廣播電臺、越南之聲、越南廣寧省傳媒中心等媒體平臺的主播、記者們。他們用專業水平賦予了這場盛宴更高的熱度,為中國—東盟合作傳遞和美之聲。
而在文化產業合作領域,東博會打造了中國—東盟文化論壇、中國—東盟(南寧)戲劇周、中國—東盟動漫展等優質品牌,大批中國—東盟文化產品成果“瓜熟蒂落”,更多來自東盟國家的文化專家、戲劇明星、藝術團體等成為中國—東盟文化傳播的使者。
可以預見,一個不斷升級發展的東博會將釋放出更多的政策紅利,作為東博會的永久舉辦地,南寧也將匯聚更大的合作機遇。我們期待著新一屆東博會能吸引更多的“新朋老友”,使之真正成為“11國搭臺,19億人唱戲,70億人喝彩”的國際盛會。
Copyright 2006-2013 廣西《中國—東盟博覽》雜志有限責任公司 桂ICP備14000177號-1
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0186號桂ICP備14000177號 版權所有